第585章 真腊崛起_大唐第一臣
笔趣阁 > 大唐第一臣 > 第585章 真腊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85章 真腊崛起

  …

  现在中南半岛上的诸夷纷争,主要便是因为真腊国。

  原本在半岛东部,扶南、真腊以及临邑三国鼎立,然而在国力上,真腊后来居上,力压扶南、林邑二国。

  为何说真腊后来居上,那是因为真腊自两汉时期便是扶南的属国,甚至不能称之为国,应该叫部落更加贴切。

  有点类似现在的契丹依附于突厥一样,只是一个部落,还没有建国。

  扶南,自古便是半岛霸主,立国很早,自东汉初年建国,至今已有五百余年。

  扶南国早期是处于母系社会,历朝历代都来中原朝贡,南北朝时期和南朝来往密切。

  只是扶南国政局混乱,经常易主,五百年来历经混氏王朝、范氏王朝、憍陈如王朝等三个王朝,频繁爆发内乱。

  本来在半岛上是一等一的强国,下辖数十属国,只是历经多次内乱,扶南国国力逐渐衰弱。

  扶南北部的吉蔑部落,生长在丛林之中,世袭的首领姓刹利氏,在汉初便依附于扶南,这个时候还叫吉蔑部落,尚未建国。

  在扶南内乱不休的时候,吉蔑部落默默发展壮大。

  直到前隋时期,吉蔑部落已经开始展现实力,力压扶南,成为半岛东部的新晋霸主,其首领刹利·拔婆跋摩建国称王,正式立国真腊,称真腊帝国,号拔婆跋摩。

  跋摩便是王的意思,类似于匈奴的单于、突厥的可汗一般,这个称呼应该是出自佛家典籍,毕竟在半岛上,盛行佛教。

  至于另外的林邑国,地处南海西侧,毗邻交州,跟中原的交往更加密切,甚至林邑国的开国君主本身也是汉人,名叫区连。

  林邑国在西汉时属于日南郡象林县,亦称象林邑,后来省略象,故称林邑。

  区连是东汉顺帝时期象林县的功曹,于汉顺帝永和二年,起兵反叛,割据象林县,自称林邑王,建国林邑,象林县从此独立于中原王朝。

  提到林邑国,也将再次提到隋炀帝杨广,杨广这厮虽然好大喜功,穷奢极欲,致使天下皆反,但他也是略有一番功绩,收复林邑国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林邑国自东汉顺帝时期独立,后来虽多次朝贡,但依旧是属于独立状态,自称一国。

  直到前隋大业元年,杨广任命名将刘方担任驩州道行军大总管,统兵征伐林邑,林邑王梵志举国之力据险坚守。

  只是这个时候的隋军勇猛善战,战力处于大隋王朝的巅峰时期,更是名将辈出,隋军一举攻克林邑国的都城占城,国王范梵志出逃海外。

  杨广大喜,当即下旨重置林邑郡,象林县(林邑国)也算短暂收复。

  只可惜隋军在班师途中,因长途跋涉,连日行军,再加上正值雨季,炎热潮湿,导致军队水土不服,感染瘴病,纷纷足肿腹泻,士卒死十之四五,主帅刘方也不幸染病,卒于军中。

  经此意外,林邑重新复国,但是也不敢再对中原王朝不敬,国王范梵志回到都城占城复国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上表谢罪,表示归附大隋王朝,恢复朝贡。

  如此一来,杨广只得作罢,好歹颜面已经保住。

  隋末大乱,林邑国再次断绝朝贡,直到武德六年,国王范梵志主动遣使来朝,恭敬上贡,看来当年真是让隋军打怕了。

  现在岭南海商面临“封海”的情况,商船不能出海,必将导致所谓的市舶司有名无实。

  这是高冲绝对不能容忍,所以半岛东部的三国形势,他一定要深入研究一番。

  若不解决半岛纷争,使得海路通畅,那也无法进行市舶司的开设。

  经过宝聪的精细讲解,高冲对于半岛东部的局势也是逐渐明朗。

  其实说起来也并不复杂,诸如狼牙修那些小国可以忽略不计,称其为国已是太给面子,中原地区一个宗族的村堡也强过这些小国。

  最主要的便是真腊、林邑以及扶南这三个国家。

  林邑国老实本分,只在那一亩三分地上精心耕作,一边交好真腊、扶南二国,保持中立,一边积极朝贡中原,并没有胆量掀起风浪。

  当提到林邑农业的时候,高冲还特别嘱咐,让裴行俭重点记录。

  高冲清晰的记得,林邑的国都占城,盛产一种稻谷,名叫占城稻,其性早莳、早熟、耐旱、粒细,宜于高仰之田,对防止南方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,将来若有机会,一定将其引进到大唐。

  至于扶南国,已是日薄西山,国力日衰,其国王一边防备权臣篡位,一边提防周边属国噬主,也不敢主动挑起纷争。

  唯有真腊国,也就是刹利氏,野心勃勃,如同当年的秦国一般,经过数代国王的潜心发展,国力蒸蒸日上,已经开始磨刀霍霍,意图独霸半岛。

  现在的真腊国王名叫刹利·伊奢侈那先,于前隋大业十二年,继承真腊国王之位,号伊奢那跋摩。

  伊奢那跋摩的父亲名叫刹利·质多斯那,号摩坷因陀罗跋摩。

  摩坷因陀罗跋摩的嫡亲哥哥就是真腊国的开国君主拔婆跋摩。

  作为开国君主,拔婆跋摩雄才大略,带领吉蔑部落驱逐扶南国的统治,建国真腊。

  其实早在拔婆跋摩尚未建国的时候,摩坷因陀罗跋摩便掌控吉蔑部落的军权,兄弟二人秉承先祖遗志,掀起一场反抗扶南国的运动,并成功建国。

  刹利家族也真是值得敬佩,如同秦国赢姓王族一般,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,刹利家族也不遑多让,蛰伏数百年,拔婆跋摩的父亲毗罗跋摩、祖父萨婆跋摩便是前两任吉蔑部落的首领,低调发展,积蓄国力。

  直到拔婆跋摩和摩坷因陀罗跋摩兄弟二人,脱离扶南国统治,不再臣属于扶南国,建国真腊,这其中的故事也是相当励志。

  拔婆跋摩死后,传位于弟弟摩坷因陀罗跋摩,摩坷因陀罗进一步稳固真腊政权,多次征伐扶南国,战功赫赫,使得扶南国承认真腊国独立。

  摩坷因陀罗跋摩在前隋大业十二年病逝,传位于其子刹利·依奢那先,号伊奢那跋摩。

  可能刹利家族真的家风良好,人杰辈出,这位伊奢那跋摩也是一位雄主,继位后对内勤政,施行王道,对外征伐,施行霸道,东征西讨,再次扩张真腊版图。

  武德初年,伊奢那跋摩率兵灭掉占据森河流域的小国婆罗阿迭补罗,森河流域土地肥沃,地势平坦,伊奢那跋摩便在森河畔建造一座新城,以他的王号命名,称作伊奢那城,并将伊奢那城作为真腊国的都城。

  迁都之后,伊奢那跋摩继续兴兵,先后灭掉查可朗加补罗、阿牟伽补罗、毗罗补罗等十余小国,并大量移民到伊奢那城。

  据宝聪所言,他在武德五年渡海来到岭南时,伊奢那城的居民已经多达两万户,乃是当之无愧的西南诸夷第一城。

  听到这个数目,高冲心里也是一惊,若是这个数目没有虚假的话,那这个真腊国还真是不容小觑,毕竟在这个冷兵器时代,人口便是最大的财富。

  隋末大乱,大唐人口急剧减少,岭南偏僻,战乱的影响甚小,甚至不少中原地区的人避难于岭南。

  根据高冲手里的资料,偌大的广州,作为岭南重城,人口也不过两万余户,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武德七年,天下户数也仅有二百一十九万户。

  当然,这个数目并不精准,还有诸多宗族藏匿人口不报,还有山中俚僚没有编户入籍。

  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,据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记载:“广州户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五”,经过百年修生养息,户数翻番。

  而那半岛上的藩邦小国,其都城竟也有两万户,这就不能轻视。

  伊奢那跋摩将伊奢那城发展成西南诸夷第一城的过程,对于其他半岛小国来说,无疑是非常残酷,但是对于真腊国力的上升,那是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。

  并且伊奢那跋摩并非一味地穷兵黩武,他还知道发展内政,更知道远交近攻,进行和平外交。

  三国鼎立的时候,真腊国的最大敌人无疑是曾经的宗主国扶南国,伊奢那跋摩也一直致力于打压扶南国,对此,伊奢那跋摩便竭力交好与世无争的林邑国。

  不仅迎娶林邑公主作为侧妃,更将真腊公主嫁给林邑王,始终保持密切的联姻关系,这使得伊奢那跋摩可以全心对付扶南国。

  当然,从后来的事看来,伊奢那跋摩无疑是最大的赢家,因为在唐高宗永徽四年,真腊公主生下的林邑王子,也就是林邑伊奢那跋摩的外孙,成功继承林邑王位,从此林邑的范氏王朝变得不再“纯洁”。

 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林邑国本来是区氏王朝,也就是东汉顺帝时期由象林县功曹区连叛汉建立的王朝,传承一直非常稳定。

  只是等到东吴末帝孙皓在位时期,区氏国王无嗣,再加上王后的母族范氏强盛,只得传位于外甥范熊,从此,林邑王族改姓范氏,由区氏王朝成为范氏王朝。

  看到这里,高冲也是唏嘘不已,隋唐之际,真是时势造英雄,且不提中原李世民、窦建德等英雄豪杰。

  只看四夷,也是不乏雄才大略的枭雄人物,东突厥有頡利可汗、西突厥有统叶护可汗,薛延陀有真珠可汗,高句丽有渊盖苏文,真腊也有伊奢那跋摩这等枭雄。

  这些人物,无论汉夷,无论在那个时代,也都是一代枭雄,终究也将成就一番事业。

  现在高冲关注到西南诸夷局势,四名少年也是各有感触,尤其是裴行俭,由他执笔整理的西南诸夷录,他心里也是感触最深。

  见高冲询问,裴行俭看看师兄薛仁贵,薛仁贵只是拧眉沉思,这也是薛仁贵的性格使然,他没有裴行俭这边灵动,向来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发言。

  裴行俭也不犹豫,直言道:“真腊野心勃勃,若是使他顺利吞并扶南,那林邑也将岌岌可危,师父说的中南半岛,那将以真腊称雄,这对于我大唐来说,肯定是弊大于利”。

  高冲微微颔首,没有发表意见,看向其他人,薛仁贵见状依旧是眉头紧蹙,“扶南、林邑二国事我朝为宗主国,自武德中,便年年朝贡,真腊兴不义之兵,犯我藩属之国,圣人应当降旨申饬,乃至调停”。

  听得薛仁贵大义凛然的话,众人也是点头附和,这种言论也是正统的儒家言论,按照礼制来说,西南诸夷已经遣使来朝,便是大唐的藩属国,真腊无故兴兵,大唐有责任、有义务降旨申饬真腊国。

  只不过这种话也有一些不切实际,主要还是因为天高路远,太过遥远,中原王朝也不乐意掺和西南诸夷的纷争,比如杨广在位时期,西南诸夷互相征伐,乱作一团,最后真腊国成功立国,杨广也不在乎,只要你继续朝贡天朝即可。

  但今时不同往日,现在真腊兴兵,已经干涉到大唐的利益,大唐海船不能出海,严重影响海贸,这便是冠冕堂皇的理由,任谁也无话可说,你打可以,但你已经影响到我了,我现在命令尔等停战,这便是出师有名。

  高侃略一犹豫,便是说道:“真腊王伊奢那跋摩,只听他的事迹,便应该是一位强势君主,若是大唐介入,说不定将扩大战局”。

  众人也是默然,若是换做林邑王范梵志那样的君主,一封圣旨,足以通畅海路,但伊奢那跋雄才大略,武功赫赫,可不是范梵志那般软糯之辈,范梵志也不怯懦,他只是让隋军给揍出阴影了。

  当然,若伊奢那跋摩是软糯之辈,也不会闹出这般声势。

  这时,一直默不作声的突地谨出声,“其实,外藩君主强势与否,全在于天朝是否强盛,现今大唐一统天下,圣人英明神武,我仅从番人的立场来看,料想伊奢那跋摩不敢翻脸,毕竟……”。

  说到最后,突地谨看了看在座没有外人,继续说道:“毕竟,不是谁都有頡利可汗的实力”。

  见突地谨这般谨小慎微,高冲也是不由得失笑,“无需如此,但讲无妨”。

  突地谨人如其名,性格谨慎,其言语也是十分实在,也是相当现实,纵观四夷,不是谁都有頡利可汗那个实力,敢来跟中原王朝叫板。

  放眼天下,也仅有大唐帝国和突厥汗国这两个超级大国,游牧民族,诸如吐谷浑、薛延陀等臣服于突厥,农耕民族,诸如林邑、扶南等,则依附于大唐。

  若没有突厥汗国那个实力,也不敢跟大唐帝国翻脸。

  至于真腊…强虽强,但也只强在西南诸夷,还不足以上升到与大唐敌对的程度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bi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bi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