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六章 时代最强军_伐清1652
笔趣阁 > 伐清1652 > 第二百零六章 时代最强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零六章 时代最强军

  随着殿前军先遣部队抵达战场,济度,尚善随即率部撤退,岳乐大举进攻前的首轮试探性行动也随之落下了帷幕。

  这次行动清军虽然分别派出了上千甲兵,还有三千余包衣助战,但由于没有攻坚武器配合作战,两路兵马的进攻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。

  而孙可望也同样没有派出主力大军支援,他希望岳乐派兵猛攻这十几个村庄,消耗对方的兵马和火器弹药,然后再进行最终的大决战。所以选择了示弱避战,以免动摇了岳乐进攻的决心。

  这些近期才修缮加固起来的荒村其实只是看起来坚不可摧,根本比不上真正的坚城。只要用红夷大炮轰上几日,基本上就能重新使其成为一片废墟了。

  所以,只要岳乐下定决心硬打,而孙可望又不派兵支援,清军很容易就能取得进展,进而坚定进攻的决心。

  不过,若是这样硬打,清军不仅仅是要消耗大量弹药,还需要派出大量兵马掩护策应,时时提防孙可望的突击行动。

  毕竟,岳乐又不是孙可望肚子里的蛔虫,并不知道孙可望会不会派兵支援,也不敢冒那个险去猜,白白折损了数千甲兵。

  只是,如果要保证进攻部队的安全,岳乐就不得不陷入被动的局面了,麾下的将士也会因此疲惫不堪。

  清军撤退之后,马宝当即带兵巡查了各个村庄堡垒的防务,他现在已经接受了孙可望交给的任务,即将统领殿前军的三个主力骑兵营,现在正借着巡查的机会重新调整大军的部署,随便交代手下的心腹将领如何阳奉阴违新的将军,以免兵马损失过大。

  在孙可望的计划里面,借着村庄堡垒消耗完清军的锐气之后,便要开始最终的大决战了。清军耗不起,他更加耗不起,特别是气温正在逐渐降低。

  不过,这两支都同样强悍,组织度都相当高的大军对战,战场之上除了硬拼,一命换一命之外,很难打出什么新意来。

  毕竟,无论是突袭,迂回,还是诱敌深入,亦或者是两面夹击,都需要敌人露出破绽,或者是反应不及。如果敌人没有露出破绽,又反应迅速的话,这些所谓的计策就毫无用武之地了。

  孙可望如此安排,就是希望马宝可以发挥他的优势,在适当的时候,直接率骑兵主力突破清军的防线,然后借着这个战果全军出击,一举获胜。

  第二日,荒村堡垒以南宽阔的平野之上,清军各旗兵甲蔽野,旌旗飞舞,八旗主力大军正如孙可望预测的那般,在试探性进攻之后陡然集结。

  岳乐见孙可望没有派主力大军来助战,猜想对方准备不足,当即下令出兵攻村,一副要在孙可望准备妥当之前拿下荒村防线的意思。

  “济度,这一次你率两千甲兵,一百五十个巴牙喇,还有五千包衣前往,继续攻打昨日的那个村庄,本王今日给你五门红夷大炮,务必在三日内轰塌这些荒村的外围墙体,驱逐村内的明军,夺下村子。”

  岳乐策马观望不远处的荒村,又扭头看向了尚善:“哨骑汇报说你那边的村庄明军防守十分松懈,本王只给你一百个巴牙喇,火炮数目和济度一样,同样也是三日内要拿下。”

  巴牙喇是八旗军中最核心的精锐,大决战时取胜的保障,岳乐并不愿意决战前就消耗太多。

  济度和尚善闻言,都不由得眉头紧皱,三天时间攻下这些加固过的荒村,他们根本没有把握。两人都不敢应下来。

  岳乐看出了他们心中的忧虑,又道:“这些荒村看似无比坚固,但那只是对于步卒而言。想当年在辽东,这样刚刚建起的堡垒,红衣大炮只要连续不停轰击数日,必然倒塌。辽东苦寒之地尚且如此,更不用说南方了。”

  “王爷说的是,可万一荒村中的明军趁红衣大炮轰击间隙修补,恐怕还是会造成拖延……”

  济度还没说完,尚善又紧接着补充道:“王爷,营中的红衣大炮尚多,我和济度贝勒想再多要六门,以作大军进攻时的掩护。”

  岳乐想了想,然后便点头同意了两人的要求。

  数千清军在军旗的指引下朝着东西两翼的荒村堡垒而去,包衣兵在前,八旗甲兵在后,巴牙喇则跟在了两个贝勒身边。

  荒村里的殿前军士兵架起火炮,朝着进入射程范围之内的清军轰击,没想到这是清军有意为之的,就是为了摸清楚殿前军的火炮点。

  随后,清军炮兵便利用千斤重炮的射程优势,对着殿前军的堡垒不停攻击,打得殿前军毫无还手之力。

  这样的单方面轰击进行了整整一天,原本固若金汤的荒村堡垒果然损伤惨重,殿前军趁着夜色,火箭兵偷袭清军的机会,加紧了坍塌地方的修复。

 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孙可望的预料,他和手下诸将都高估了荒村堡垒的坚固程度,但几人一番商议之后仍旧打算继续执行原计划,只是要加派人手夜间修复。

  与此同时,孙可望将计就计,下令让贺九仪加大针对武昌城的进攻,要给岳乐造成一种他已经慌乱的迹象。

  虽然清军的攻势比预计中的要猛烈得多,但孙可望并不愿意自乱阵脚,决战开始得更早一些,或者更迟一些,和原计划的战略目的都冲突不大。

  到了第二天,清军的轰击仍在继续。与此同时,距离战场三里的地方,岳乐大军开始摆开阵势,随时迎击孙可望的偷袭部队。

  清军在可能接战的战场正面摆了一个宽大的横阵,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更大的正面,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施展骑兵优势。只要明军的小股部队敢来,岳乐就有把握截住,一举歼灭。

  不过,让岳乐失望的是,至始至终,孙可望的偷袭部队都没有出现,反而是己方大军的士气因为长久的高度警惕却了无结果而大大下降。

  火炮轰击了两日之后,到了第三日,济度和尚善都开始下令战兵进攻。东西两面的这两个荒村中响起连续不断的喊杀和火枪射击声,清军派出了数千兵马,殿前军也在荒村中隐藏着上千守军。

  两军从中午炮轰结束之后一直战至天黑,荒村中的争夺战十分激烈,殿前军死守不退,付出了惨烈的代价,清军的包衣兵死了一批又一批,许多地方都来来回回争夺了数次。

  清军的甲兵前锋在两个荒村都遇到了殿前军的伏击,这些荒村中的守军大多倚仗修缮起来的房屋,十几个人一队,相互配合,利用荒村空间狭小,清军无法发挥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的处境,对清军展开了有效的打击。

  但随着清军源源不断派出援兵,殿前军守兵的阵线被不断压缩,而孙可望一直没有派出有效增援,战争的天平逐渐向清军的方向倾斜。

  到了戌时,两翼两个村庄的争夺战进入才终于进入了尾声,清军凭借着数倍的兵力优势,又有数目庞大的机动骑兵切断殿前军的增援,最终将村中的殿前军守军赶了出去。

  西侧的那支只剩下了两百多人的残兵最终还是在骑兵的接应下,才得以安然退回了。而东翼的另外一支守军等不到骑兵接应,就已经全军覆没了。

  不过,当岳乐想要乘胜追击,继续突破的时候,却发现后面荒村堡垒内的明军根本没有任何动摇,反击的十分猛烈,荒村防线对于孙可望来说依旧十分可靠。

  而那些接到命令,贸然深入的清军骑兵被殿前军的炮兵用村子的里架设的火炮反击,损失十分惨重。

  按照岳乐的设想,只要拿下了这两个荒村,证明了红衣大炮对这些新建堡垒的巨大打击力之后,便能迫使孙可望提前决战,亦或者是直接放弃这些地方。

  这些荒村是孙可望大军和明清八旗大军最后阻碍,只要突破了,八旗骑兵就能纵横无敌,这被岳乐视为大战胜利的重要保证。

  可如今双方对战场屏障的争夺已经暂时落下了帷幕,清军虽然以惨烈的代价成功取得了东西两侧的荒村,战略目标似乎已经达成,可仍旧举步维艰,骑兵还是被殿前军的荒村堡垒阻隔在了南面。

  这日后半夜,明清两军阵前的旷野之上,双方的哨骑游勇往来追逐,不过都只是一些零散的骑兵在对峙,势均力敌的双方都无法击败对方,战局僵持不下。

  虽然战局没有如同预想中的那么顺利,但事实已经证明了岳乐的进攻策略是对的,这对于清军高策来说同样是好消息。

  到了这个时候,岳乐反而是不着急了,他很忌惮殿前军的实力,所以打算让大军修整几日之后再展开一轮新的攻击,在这之前,则暂时不想激怒孙可望。

  岳乐和清军高层多少已经猜到了孙可望的计划,他们不能冒那个险。

  与此同时,孙可望也已经收到了两座荒村堡垒陷落的消息,接下来他就是等待岳乐大军的行动了。

  经过这几日火箭和攻村的折腾,这支八旗兵已经颇为疲惫。如果岳乐打算一鼓作气,将这些堡垒全部拔完再休整备战,孙可望便会立即出击,打他一个措手不及。

  而如果岳乐打算休整之后再战,孙可望也不会再给清军这个机会,同样会立即开始行动。

  换言之,当清军费力攻村的时候,就已经掉进了孙可望的陷阱里,进一步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。

  第二日,孙可望一收到清军停止进攻的消息,便立即下令大军开拔南下。

  殿前军中军各部按照预定的出发线路,在维持队形的同时,保持了极高的行进速度,分列穿过荒村堡垒,进入两军接战的预定区域。

  而清军虽然正准备进入休整,但仍旧保持着极高的警惕,见势不对,也迅速完成了集结,只是过程显得有些慌乱。

  随后,两支大军的前锋同时抵达了战场,都是清一色的骑兵,他们的作用是为两支主力大军稳定阵线。

  这两支前锋骑兵迅速接近,很快就相距不足两里了,数千只马蹄响成一片,战场之上尘土飞扬。他们不断的对峙,挑衅,不过并没有爆发大战。

  前锋稳定战线之后,原本光秃秃的平野之上,潮水一般的士兵从南北两面涌来,在各色各式的旗号鼓声指挥下开始列阵,进入指定的作战位置。

  原野迅速被各色兵甲旗帜所覆盖,阵线上跳跃着无数的马头,长矛。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在号鼓声中成型,双方近十万精锐大军令行禁止,踏步声,喊声震天撼地。

  殿前军的大阵分为两重,第一重中间是两个最精锐的满编战兵营,加配了二十门三磅炮,十五门虎蹲炮,阵型两翼各一个混编营,其中的骑兵负责掩护侧翼,稳定大军阵线。

  前阵的这一万六千余将士皆以方阵的形式排列,枪炮兵在前,长枪手,刀盾手居后,每个小方阵中有足够的空隙,训练有素的殿前军将士能够在战时有序进退,也能根据鼓号声缩小或者恢复空隙,变小方阵为大方阵,大方阵为小方阵。

  如此部署,既令大军可以汇合成严密厚实的大阵交战,亦可以利用小阵的灵活和高度机动性,必要时候还能让骑兵穿过方阵,对来攻的清军实施快速反击。

  第一重后方七十步左右,六个千总部的预备役严阵以待,随时根据鼓号声补充或者退出前方方阵的空隙,及时提供支援,击退敌军,以确保大阵不被分割。

  这些都是长期训练出来的成果,殿前军的将士在严苛的训练之后,在战场之上都将失去自我,成为一个个方阵的“工具人”。

  再往后,则是大阵的第二重,马宝所领的三个加强骑兵营,这三个骑兵营集合了中军和前军的几乎所有骑兵。

  部署在后方,一来是策应前阵作战,随时支援前阵的薄弱之处;二来则是在关键时候猛然出击,给予岳乐中军致命一击。

  满清八旗兵是完全骡马化的军队,骑兵数目远超大西军,大西军的骑兵方阵虽然强悍,但若是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骑兵,无异于杀敌一千,自损五百。

  在这个冷热兵器混用,骑兵仍旧称雄的时代,孙可望按照记忆中东西方的新式战术,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不小的改革,并充分保证了军队的后勤和装备,这也使得他如今敢在双方精锐几乎同等的情况下对战八旗。

  在东亚这片土地上,这两支这个时代的最强军,正在疾速布阵,他们的主帅,也都同时出现在了两个大阵的中心,正在相互遥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bi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bi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